首页 > 历史小说 >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> 第214章 金陵奇遇(九)

第214章 金陵奇遇(九)(1/1)

目录

站在身后的人,自然也是看见了王佑安写的词,齐齐抽了一口凉气。这首词气势磅礴大气,全篇均是大处着眼,视角非常的高,涉及人物更是谈古论今,立意高远。一看就是站在一个绝顶高处,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的大人物。词中的文采绝对是一顶一的传世佳作,如果没有自身的身份地位支撑的话,看起来更像一个愤青在发牢骚。但联想到王佑安的身份,所有人自然心惊,不敢马上叫好,反而陷入了一阵沉思。反倒是陈圆圆看见这首词时眼里冒出了小星星。这正是她心目当中的伟丈夫所具有的品质,豪气干云视万物为无物。这首词已经标明了词牌名,唱腔基本上也是定下来了,她马上把这首词默念几遍,走到琴师旁边,吩咐几句。音乐响起,陈圆圆开始唱起了这首沁园春,但陈圆圆唱这首沁园春始终还是差了一些意味,缺了豪气和大气。这并不影响陈圆圆对这首词的喜爱,唱完回到座位上时,整个人基本上就要挂在王佑安身上了。可怜王佑安个子不高,身高跟陈圆圆差不多,这陈圆圆一挂上去,基本上看起来就是半躺在王佑安怀里了,很是多了几分暧昧。座位上的粮商们没有继续谈笑,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。

王佑安这首词指点江山,视唐宗宋祖历代开国皇帝无物,他到底想干什么?这王佑安所图乃大,是不是也有逐鹿之意呢?这些粮商对时事是非常了解的,在这种情况下写出这种词,难免理解为不臣之心。但想到在明朝风雨飘摇的环境里,是一个枭雄这时候都会露出狰狞的牙齿。综合在杭州打听到的消息,他们隐隐感觉到王佑安真有这种想法。几个粮商脸色不停的变化,甚至想到跟随王佑安可能出现的后果,脸上的汗水都渗了出来。万其铭最先拿定主意,他想到大明开国的时候的沈万三,不是也用钱财支撑了朱元璋的北征大业,最后成就了自己一番家业。从王佑安的种种表现来看,也许跟随王佑安是当前最好的选择,即使不能争霸天下,好歹也能做一方诸侯。大不了兵败逃回琼州,做一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选择,要是这事成了呢?他端着酒杯走到王佑安面前诚挚的说:“王大人胸怀博大诗词一绝,我万家愿意跟随王大人终生不悔!”话说的比较隐晦,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却是非常的清晰。王佑安心领神会端起酒杯,对万其铭说:“万老爷过奖了,生意之道一文一武,一张一弛,不能偏废,有你的帮助,我琼州卫如虎添翼,以后定当后报万老爷。”两人的交谈毫无疑问落入了其他粮商的耳中,谈话声音不大,却如洪钟大吕,震耳发聩。是呀,现在投靠王佑安,正是潜龙在渊的时候,如果每件事情都看清楚再投资,那肯定落入了下层,所获得的利益肯定要小很多,此时不投,更待何时?两商纷纷起身,走到王幼安面前行礼敬酒,都隐晦的表达了投靠之意。王佑安大喜过望,没想到费尽心机的操纵粮食价格,却不如一首词来得快,难道是我王霸之气一振?众人纷纷臣服吗?

陈圆圆见王佑安竟然能够让这么多有头有面的粮商主动敬酒,心里正更是喜欢的不得了。她摇着王佑安的胳膊,在他耳边轻声细语,非要让王佑安再写一首词给自己。众梁商也纷纷起哄,王佑安却不过大家的想法,再次起身来到书案前,挥毫而就。笔墨还未干,就被陈圆圆把这宣纸抽走了,一边吹着上面未干的墨迹,一边轻声念道: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”诗词还没念完,陈圆圆已经满眼泪水,这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木兰花·拟古决绝词柬友,描述了杨玉环与唐太宗的爱情故事,后世网文作者经常引用,号称泡妞神器。年方二八的陈圆圆根本没有受过社会的毒打,哪里经得住这泡妞神器的摧残,从满脸泪水来看,早已经缴械投降。王佑安不禁心中暗叹,这泡妞神器果然威力不凡。后来的一段酒宴时间,基本上就成了垃圾时间,只有陈圆圆吊着王幼安的膀子,不断的在耳边轻声细语,诉说着自己的身世和喜好的事情,言语中不断流露出希望王佑安留下来过夜的想法。还不停的用王佑安的手臂在自己胸前蹭来蹭去,弄得王佑安心头火起,差一点都守不住自己的清明。几位粮商看这情况也非常知趣的纷纷告辞,准备离开,离开的时候都用一种男人都懂得眼神鼓励着王幼安。王佑安心里非常明白,如果自己就这样留下来,肯定会给这几个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任何时候追随自己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留恋花丛。用了很大的毅力,王佑安才把自己从这温柔乡里拔出来。临走的时候,郑重的对陈圆圆说:“如果再有相见之日,定当如你所愿。”

目录
新书推荐: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: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: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:霸王附体,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,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,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:英雄的崛起
返回顶部